78家央企退出房地产业听起来很有气势,但其实比起剩下的16家,它们不过是虾兵蟹将。

如果孩子们一向将你的警告束之高阁,你还三番两次装腔作势,这又是为了哪般?现在的国资委便像这么一个管教无方又无可奈何的家长。

国资委对旗下央企的最新一次警告发生在3月18日。警告内容大致如下:除了国资委列出的16家以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其他78家央企必须退出房地产业。最后期限?退出方式?不退又如何?这些内容统统欠奉。

就在1月份,国务院才出台“国11条”,明确表示“国有资产监管部门要进一步规范国有大企业的房地产投资行为”。话音刚落两个月,央企地王便集中爆发。

当央企大规模介入房地产市场,只能说明两点:首先,去年9.5万亿的贷款中,央企得到了大量资金,这些资金必须寻找途径投资。虽然国资委出面说这些投资并没有进入地产市场,但谁都明白,这有无只是一个如何做账的问题;第二,在所有投资渠道中,房地产市场这样的暴利行业迅速成为央企增加收入、提高利润进而提升考核绩效的速效手段。

所以,我们能看到的事实是:央企在2009年的强势介入,带来了地王的新高潮,也逼得民企叫苦连天。如今国资委叫停78家央企投资房地产,对事实却改良甚少。被提及的78家央企本身在房地产业多属玩票性质,起主导地位的16家央企在此次禁令中未受任何限制。

回顾央企介入房地产之前的拍地历史,自2004年中国在土地市场采取招拍挂制度以来,各地便先后涌出地王。先是挟银行贷款而来的民企,豪气冲天地拍地;此后,银根收紧,股市却开放,上市成功的民企又大量地将股市资本转化为买地资金,进一步推高了地价。

由此看来,地王产生的根源不在于买家是央企还是民企,而是房地产开发资金的过度充裕和地方对土地开发的过度依赖在作祟。在一些地方政府,土地直接税收及城市扩张带来的间接税收占地方预算内收入的40%,而土地出让金净收入占政府预算外收入的60%以上。

现在,倒霉的78家央企正按照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提出的要求,力争在15个工作日内拿出有序退出房地产业的方案,在他们被顾全大局之后,还会有新的央企地王出现吗?

时势造地王

01 开发商对房价上涨的预期过高

02 土地越来越短缺,而招拍挂制度不可能改变。

03 地方政府深度介入房地产市场,通过出让土地,获得土地出让金和各种税费等资金收益。

04 由于资本市场热爱土地储备,因此,各地开发商争相上市,到股市圈钱,然后拿钱到处圈地,造成地价不断上涨,而高价获取的土地直接在股市套现,不再通过开盘套现。

05 去年9.5万亿的贷款中,央企得到了大量资金。于是,有钱没地方花的央企纷纷进入房地产,拿取地王。

06 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要保经济增长和就业,就不能打压房地产,于是开发商有恃无恐。

07 现在政策规定土地供应中要拿出70%做保障性住房,这种平抑房价的措施有可能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因为商品房的土地供应会因此大幅减少,物以稀为贵,小国企和民企将被挤出市场,最后除了大国企谁也拿不起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