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于楼市巨大的打击,对股市有连带负面影响。
同样的调控手段证券市场反应完全不同。2007年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8次上涨、2次下跌,今年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全都下跌。估计此次上调也不会太出意外。
原因之一加剧市场已经产生的资产品价格向下预期。宽松的货币政策逐步退出不可动摇。
2007年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在全球资产泡沫、通货膨胀恶化的趋势之下,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与一两次加息于事无补,反而被当作利空出尽是利好,大肆炒作。而今年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背景是在实体经济不稳定、楼市成交量大跌、股市开始下挫。如果说2009年是有意制造资产品价格泡沫,那么今年就是挤泡沫的关键年份。市场已经对此产生了明确预期。目前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大幅下挫是价格下挫的前奏。
如果还有人奢望房价在调控之后出现报复性反弹,相当于希望中国爆发一次经济危机,此时房地产将再次作为中国经济的救命稻草。但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不大,因为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5月3日的消息,2010年4月,中国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商务活动状况指数为63.0%,环比回升4.6个百分点。由于非制造业没有综合指数,通常以商务活动状况指数来反映非制造业经济总体变化。本月商务活动指数的变化说明当前我国非制造业的经济活动整体趋于活跃。而中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第14个月增长,说明制造业仍然处于活跃区域,央行因此有了继续调控货币的底气与空间。
原因之二是货币流动性下降。一直有学者认为目前货币过多,只有加息才能抑制通胀。事实上,仅靠CPI与PPI难以准确度量投资与物价热度,资产品价格必须作为重要的参考因素。在CPI与PPI之外,FPI(FinancialPriceIndex)即金融资产价格指数对于货币政策会有重要影响。
去年中国实体经济还未显示出热度之时,房价已经疯狂上涨,证券市场紧随其后,市场有识之士再次呼吁,关注CPI的同时必须关注FPI。在宽松的货币政策逐步退出的关键阶段同样如此,如果资产品成交量与价格大幅下挫,等待政策的后续效应是理智选择。一旦房地产市场与证券市场下挫,将导致财富蒸发与货币周转速度下降,也就间接导致基础货币下降。
投资热已有下降先兆。抑制地方融资平台的借贷与房地产降温,使得银行相关投放受阻,需买入票据来补其富馀的信贷额。与去年增发票据扩张实际信贷额欺上瞒下不同,今年银行反其道而行之。说明贷款规模开始收缩后,银行贷款大部分进入实体经济,以贷款余额推高资产品价格的故伎受到严厉打压。
与此同时,敏感的民间拆借利率大幅攀升,今年3月份以来,珠三角地区民间拆借利率大幅攀升,当前折合年率居然高达100%,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温州等地同样如此。在信贷重压之下,去年的投资热潮已经引发部分领域资金链紧张,以天价大肆拿地的房地产企业已经呈上祭台却不自知,还在嘴硬。
原因之三是弥补去年过份扩张的融资缺口。去年的过度扩张使金融机构进入危险境地,为了弥补资金缺口,银行再融资势不可免。
建行4月29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拟按每10股配0.7股的比例在A+H两市同时配股融资,用于补充资本金。虽然再融资A股的融资额仅为30亿元左右,大头在H股市场,但对于市场而言仍属于负面消息。关键是后续的银行,排队等待上市的金融机构,以及涂脂抹粉之后的农行上市压力,所有这一切都让投资者如惊弓之鸟。一直以来,管理层总以再融资不多说事儿,但中国证券市场的资产注入、分拆上市、整体上市,哪一项不让投资者付出等同于净资产十倍以上的真金白银?今年的金融机构投资者必须要为去年的扩张政策买单,否则,今后买单的将是全体纳税人。
日子难过的还有制造业,原材料成本节节上升。仅举一例,目前物流成本已超2008年高位,上市公司2009年年报与一季报虽然美妙,但大多数只是过去资产价格泡沫与宽松信贷的夕照。
正因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包含着以上种种选择,虽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不过回收300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但市场反应却远不止回收3000亿元,影响远超过央行发行央票回收1万亿以上。
让投资者略可安慰的是,与打压房地产市场不同,证券市场仍然受到呵护,结构性机会依然存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打消了短期内加息的可能性,正因为资产品价格已停止疯狂执着,5、6月份央票大量到期的时间窗口,加息的可能性反而不大。同时,由于人民币绝对不可能大幅升值,与美元之间利率空间不大,外资虽然涌入中国,企业将外汇转为人民币、借入外债的过程还在持续,疯狂的程度将略有下降。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组合拳中的一掌,对楼市的作用甚于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