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15,业内都高喊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性。很多企业也在这个节日前后站出来向消费者做出各种承诺,但承诺归承诺,每年家居消费的问题依然很多。

对于没有专业装修知识的普通消费者来说,装修消费可以说是最“累心”的消费项目之一了,在装修前后,消费者不仅要费心找家装公司,购买材料,还要买家具、买软装……期间要应对各种各样的陷阱,防止各种情况发生,但最终还是很难防范。

1 设计阶段

增加不必要的设计成本

【消费案例】

小张:我通过熟人认识了一位设计师,设计师给了一套设计方案并附有大致预算,人工+辅材大约2.7万元,整个基础装修(人工+辅材+主材)约6万元左右,我也比较满意。第二天,我拿着装修方案到建材市场打听价格,发现30000元的主材预算绝对不可能,按自己的要求,基础装修至少要超过10万。

【业内人解读】

装修设计师赚取的是人工+辅材中的部分和带业主去买材料的回扣,然而又不能把价格定得太高把业主吓走,于是预算中人工+辅材是大头,主材反而不那么重要了,等进场开工后,业主发觉主材太差要更换的时候,设计师就有了理由:业主自己要选贵的主材,原来的预算当然就不行了。

很多装修公司的设计师会在设计上做手脚,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比如增加不必要的装修项目,测量和设计时有意多报、谎报,加大工程量。消费者要装修时首先不要急于寻找家装公司,而是应全面系统地对自己的房屋进行评估,包括打算投入的资金是多少,对各种装修材料进行一次市场调查,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可以咨询、参考周围最近刚装修好房屋的设计样式和朋友建议,有效控制成本。

【类似陷阱】

免收设计费:有设计师用不收设计费来招揽顾客,但设计师会与建材商协议,只要设计师在设计中使用了他们的材料,最后由建材商给设计师或装潢公司返款。

多做预算:家装公司往往会在做预算时多算总价,这样一来便于消费者讨价还价,做个“顺水人情”,家装公司包主材的工程,往往会在丈量材料时进行估价,让消费者多花不必要的材料费。

报价陷阱:一些装修公司把一个报价项目分为多个单项来报价,如,将墙漆工程分成底漆、面漆等小项,每一小项看上去价格都不高,但加起来却高出“一大截”。还有的在预算中故意漏掉一些装修必有的固定项目,施工时消费者还必须为此付费。还有一些把已经淘汰的工艺或材料写进预算中,业主不接受,装修公司就要求加价。

合同陷阱:在签合同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有关违约赔偿,有的合同上面写的是所有损失赔偿不超过合同总额的百分之十。这样在签订后出了任何问题,装修公司赔偿很少,根本可以不负责任。

文章收集整理:江都房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