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4月份出台的“国十条”等一系列调控措施提出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被称为“史上最严厉调控”。9月29日,相关部委出台“五条措施”,史无前例地推出了限贷、限购等措施,其后16个城市相继出台限购政策。
◆ 事件一:“最严厉调控”遏制房价
4月份出台的“国十条”等一系列调控措施提出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被称为“史上最严厉调控”。9月29日,相关部委出台“五条措施”,史无前例地推出了限贷、限购等措施,其后16个城市相继出台限购政策。
◆ 事件二:房产税开征箭已上弦
5月31日,国务院明确提出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此后的“9·29”新政也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工作,并逐步扩大到全国”。上海、重庆等或成首批试点。
◆ 事件三:新一轮加息周期开启
10月20日,央行时隔两年又十个月首度加息;12月26日,再度加息。同时,至12月20日,央行年内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业内人士分析,新一轮加息周期已经开启,房地产行业资金将逐步趋紧。
◆ 事件四:新拆迁条例或取消“强拆”
继第一次征询修改之后,12月15日,国务院法制办再度就《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在“二稿”中,此前备受争议的行政强拆被去除,代之以法院强拆。
◆ 事件五:“夹心层”纳入保障体系
6月8日,住建部等七部委联合制定《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正式将“公共租赁住房”纳入我国住房保障政策体系中。
◆ 事件六:“央企退出”进展缓慢
3月18日,国资委首次明确,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正加快进行调整重组,逐步退出房地产业务。截至12月21日仅中远集团一家退出房地产市场。
◆ 事件七:土地违规问责正式启动
12月16日,国土部代表三部委约谈12个县市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要求被约谈的地方政府积极整改。这是国土资源部、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三部委首次依法启动对地方政府负责人的土地违规问责。
◆ 事件八:空置房引发全民讨论
3月,一则消息称“国家电网在全国660个城市查出共有6540万套住宅电表读数连续6个月为零,这些空置房足以供2亿人居住”。楼市空置率成为了舆论焦点。
◆ 事件九:首家千亿级房企诞生
根据万科12月3日发布的公告,截至今年12月1日, 万科年内已累计实现销售面积830.7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000.6亿元,成为我国首家年销售额达千亿级房地产开发企业,也是世界最大的住宅开发公司。
◆ 事件十:囤地企业被禁止拿地
9月26日,国土部、住建部联合下发通知,对企业因自身原因导致土地闲置一年以上的,在结案和问题查处整改到位前,禁止竞买人及其控股股东参加土地竞买活动。
2011年将楼市调控进行到底
“继续坚定不移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在12月29日举行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明确表示了2011年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不放松的决心。
2010年,国家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对于调控效果,姜伟新表示:“房地产市场投机性需求得到一定抑制,调控取得一定效果。”
这两个“一定”的表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房地产市场调控面临的复杂形势与挑战。
面对频出的调控政策,2010年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楼市投机需求逐步退出,房价涨幅一度回落,但是在流动性宽裕、通胀压力加大和社会资金投资渠道狭窄的大环境下,近期部分城市又出现房价较快上涨的苗头。
上涨苗头显现的原因固然有多种,其中不乏社会对限购等调控政策退出或放松存在预期。
姜伟新的表态无疑传递出这样的信号:2011年要继续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方向不动摇、调控力度不放松。姜伟新说:“住房城乡建设部适时会同监察部对省、市人民政府稳定房价工作进行考核。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不得力的,进行约谈直至追究责任。”
当前,部分投资投机性需求转移到周边城市和中西部城市,带来了这些区域房价的波动。在通胀压力加大和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不少投机性需求正伺机入市。为了防止部分热点城市房价再次反弹,并演变为全国范围内的房价过快上涨,姜伟新明确表示:“进一步强化各项调控措施的贯彻落实,在支持自住性、改善性住房需求的同时,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另外,作为房地产市场调控一项重要举措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也将在2011年大幅度增加。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加快解决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群体、新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问题。
对于形势复杂的房地产市场,政府有关部门并非毫无准备,姜伟新明确表示2011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储备调控政策”。
文章收集整理:江都房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