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再次上调准备金,果然应了那句话,没有上限。这种上不封顶企图打乱人们的预期,但是,根据现实我们发现,这如同2008年6月最后一次上调准备金一样,可能是在新危机最后一次的对市场主体的夹逼。

 

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着系统性的风险,这是一般人们的看法,而且最近似乎银行系统也开始谨慎起来,特别是接二连三的进行压力测试,收紧房地产市场相关的贷款。

 

某些银行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巨大的风险,因此,在信贷方面,应当提高警惕。日前,就有媒体指出,中信银行就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蕴含的巨大风险发出了警告,并表示计划削减在房地产领域的信贷投放,这说明银行业或许已开始感受到政府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所带来的影响。但事实上,鉴于当前的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早就对于房贷实施最为严格的限制,很多商业银行实质上已经无款可贷,而很多中小企业也是告贷无门。

 

而早些时候,一些报道称银监会或将提高贷款购房首付款比例,以收紧商业银行的抵押贷款规模,防范资产泡沫产生。但是,银监会日前回应说,没有改变部分购房者的最低首付款比例,从而反驳了此前有关银监会或将收紧商业银行抵押贷款规模的报导。从商业银行到银监会,都可以看出,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泡沫风险,还都非常的警惕。但是,正是这种警惕性的手段,或会使得目的走向反面。

 

当前中国货币现象,很多人感到很奇怪,即从M0角度来看,中国央行并没超发货币,从M1角度来看,中国货币供应量实际是偏多的,到了M2,三月份得数据是高达75万亿,这样的三级跳到底意味着什么,是如何发生的。2011年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75.81万亿元,同比增长16.6%,比上月末高0.9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3.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26.63万亿元,同比增长15.0%,比上月末高0.5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6.2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4.48万亿元,同比增长14.8%。

 

实际上,在我们看来,当前这么多超额货币出现,是货币化的必然结果,当越来越多的房子商品化之后,居民财富大多表现为房产,居民财富有40万亿是以房产的形式老表示的,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因为这高达近80万亿的储蓄,实际上只是代表当前房价价格下的一种纸面财富。按着一般商品来说,并不存在只涨不跌的情况,但在房价表达财富的时候,房价大幅度下挫,等于居民财富的损失。房地产市场价格大幅度下挫,首先对于抵押品价值是一种损伤,因而会殃及银行系统和地方政府。房价下跌情景对于银行系统的压力,还不如说是对地方政府的压力,更不是说对地方经济的压力。

 

事实上,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个货币内生性的问题,即价格和数量也能创造货币,即使央行不供应货币,市场也会在需要的时候,创造准货币。但这仅仅是从资产市场上来说的。因此,房价变动,实际上是事关整个国民的财富体系的分配,这里虽然有人称之为虚拟经济,但是这里货币索取权却并不虚拟,都是要兑现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中国货币政策的失灵,实际上也是与这种市场会因为需要来创造货币有关,如果信贷政策没有收紧或者优化,加息和上调准备金实际上是支持房价上行的。

 

但事情并非仅止于此,因为中国的物价系统更多的与M1(当然包括M0)的增长率相关。这里实际上反映了交易价格与生产价格的增长率。这说明,信贷政策在这里起到了很关键的效用,并非说明,货币超量供应仅仅取决于市场内部,在这种意义上来说,货币供应量还是内生的。因此,央行还是要收紧信贷,但是,这里要有均衡,因为当前很明显的问题在于,信贷结构是很畸形的,很多信贷转为投机和高利贷资本,祸害着物价系统——比如说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CPI和PPI。

 

然而我们发现,当前可能是新危机酝酿的时刻,美元曾经一度探到接近2008年最后危机时刻的70美元,危机爆发后美元被迫反弹。这次白银价格暴涨与暴跌,实际上反映了危机的前兆。在这个全球价格轨迹可能重估的时候,稳定中国的信贷政策、货币政策以及房地产政策,实际上已经是非常必要。发端于美国住房市场的次贷危机,既然造成了全球经济仅次于上个世纪大萧条的危机,并不可能就此退潮的,如今我们可能面临的是,新危机爆发的前夜。在此,我们是该好好想想,我们是不是要做一些提前量,来对待我们的经济政策,当然包括房地产政策了。

新闻收集整理:江都房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