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楼市经历了10多年来的蓬勃发展,而调控,也一直穿插在其中。只是众所周知的是,这么多年来的调控虽然没有间断,却没有阻止住房价上涨的脚步,相反,越调越涨。这不禁给大家一个错觉:房子是稀缺产品,而我要抓住的,就是一套房子,二套房子,尽可能多的房子……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涌入疯狂的楼市:


  炒房团来了,他们像一阵风,来了就几十上百套地定房;


  刚需客来了,没钱付首付?找父母要啊。他们的理由很正当:我要结婚,要生孩子,孩子要上学,哪一样能少得了房子;


  开发商来了,他们开始不计成本地拿地。因为他们不担心,后面自然会有人接盘,周边会有更高的地价来托市;


  实体企业来了,他们开始把手里的资金投向房地产。因为他们发现,比起做实业,买套别墅升值更快……


  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假摔后,很多人不信,狼真的会来。该买房还是买房,该拿地照旧拿地。


  但这回,调控的影响实实在在:


  撑不牢的开发商开始大幅降价以回笼资金,老业主们不愿意了,房子还没拿到就缩水几十万,对刚需们来说,这都是几十年的血汗钱啊。于是,他们开始打砸,要求补差价;


  开发商陷入两难境地:对于“房闹”们,是稍做补偿表明姿态,还是坚决不补?是坚决不降价等行情好转,还是一降到底,生存为王?


  那些第一次进入房地产的实体企业郁闷了:不懂房地产,产品定位本就不清晰,又遇到国家调控,估计要赚钱不大可能了;


  直到这时,大家才开始有那么一点清醒一点后悔:当时我为什么那么急着买房?为什么要以那么高的价格拿地?实体干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来掺和这趟浑水?


  只是此时后悔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而且在楼市里参与的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推动了整个楼市疯狂的过往。在今年的3·15来临之际,或许,整个楼市都应该反思——我,真的做对了吗?


  周杰伦的《龙卷风》结尾唱道:


  不知不觉


  你已经离开我


  不知不觉


  我跟了这节奏


  后知后觉


  又过了一个秋


  后知后觉


  我该好好生活

 


  刚需客:“坚决不买房者”,被卷入楼市


  一开始,很多刚需客对楼市的买房之风抱着看客的心态:疯狂的市场总会有人为之付出代价。


  再接着,他们沉不住气了:这样下去,房价涨到何时是头?他们开始痛骂。


  再然后,他们开始行动了: 至少2008年的那波起伏行情让大家觉得,龙卷风不仅不会停,还会愈演愈烈。既然如此,他们要赶紧抢下一套。


  但,再大的龙卷风也会有停的时候。


  龙卷风后,又有几人能全身而退?


  洪华(应受访者要求,本文采用化名)就是其中一个“受伤”的刚需客。而且最“不幸”的是,在等待了10年后,他在楼市的最高点进入了。目前,他是所购买楼盘“房闹”的组织者之一,正在与开发商进行不懈的斗争,希望能得到部分补偿。


  买房,女友和丈母娘确实是个理由


  洪华本来是一个坚决不买房者。2001年大学毕业后,他的收入稳步上升,但照他的话说,始终跟不上房价上涨的步伐。出身农村的他,一直求稳,想着手里攒点钱存到银行里比什么都踏实。


  事实上,这么多年来,他一直租房子。他觉得,在房价高企的当下,租房住是一个更合适的选择。


  “我一直租住在三墩的一个房子里,这套房目前市值100多万元,年租金不到2万元,如果按租售比来说,是肯定收不回成本的,这点租金甚至还低于银行利息。”作为租房者的洪华,感觉不到租房和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有什么区别。


  事情在他找到女朋友后出现转折。女朋友很明确表示,要结婚就得买套婚房。他开始纠结。他的“坚决不买房”死党——一个朋友也在2010年结婚时买了房,也是应老婆的要求。眼看他身边的朋友一个个买了房,最让他不能忍受的是,外地的朋友见面了也自然而然会问到:“你买房了没有啊,买的哪里的?”当他说没买房时,收到的是复杂的目光。


  后来他发现,现在的女孩基本都把房子当作结婚的必要前提。一开始,洪华表示很鄙视。但时间长了,遇到的女孩多了,他的想法转变了:如果我真的买一套房,对方就没有机会说“没房子就不结婚”这样的话了。而且丈母娘有房子需求也是可以理解的,试想,丈母娘出门时,邻居问,你女婿的房子买在哪里的?如果男方真的没房子,丈母娘也没面子啊。


  因此,当女朋友再次提出结婚要买房时,洪华动了买房的心思。

 


  以为自己在地板价上买了房,还是跌了


  在楼市“门外”观察了十年之久的洪华有自己的判断。他觉得,历次调控都没有把房价调下去,反而越调越高,这次的调控也会不例外,无论如何得抓住时机买房了。因此,在2011年6月,当位于余杭的某楼盘打出单价降至万元以下的旗号时,他动心了。


  让洪华动心的不止是价格。他觉得,这或许是个机会。2008年楼市也有一次短暂的降价,但随后在2009年初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疯狂。因此,这次的降价或许是个小的低点,不久之后房价会继续涨。等到房价又涨了,大家又会去抢房,自己就挑不到喜欢的房源了,这也是他想下手的理由之一。


  他选了一套130多平方米的大户型,花了121万,首付52万,是他工作十年的积蓄。


  没想到,这次是“狼”真的来了。时间仅过去了9个月,他的房子已经缩水了三四十万元。心有不甘的他开始组织一群老业主进行“维权”。但开发商的态度始终很明确,再怎么闹,也不会有任何赔偿。


  现任女友说,婚前的房子退了吧


  现在离他当时买房已经过去了9个月,他当初的女朋友已经分手了。而后他有了新的女朋友。其间,《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出台了,明确表示,婚前个人按揭买房离婚时归个人。这时,买了房子反倒成了洪华的劣势。因为即使结婚,房子的产权仍然是洪华一个人的,女朋友未必支持他买房。


  洪华张罗着赔偿的事宜,女朋友话里有话:能退最好了。洪华对此的理解是,退掉房后,再买房,就算是双方共同财产了,这样更好。只是到这时,到底是能退还是能得到赔偿,已经不是洪华说了算的了。


  问洪华对当时买的这套房有没有后悔?他说其实也没有什么后悔的,当时的情形也是顺其自然,找了女朋友,就觉得应该买房,而且手上有首付的钱,就下手了。但如果到现在一直都没有女朋友,说不定到现在也不会有买房的想法。


  结婚可以不买房吗


  这个问题如果放到10年前,答案是:完全可以。当时的商品房市场刚刚起步,但是对于大多刚就业的年轻人来说,首先是确实手头有点紧,其次是没有借钱买房的观念是。但婚还是要结,怎么办?很简单,租个房子,把双方的东西往这个房子里一搬,一个甜蜜的家就有了。


  同样的问题放到5年前,答案是:或许可以。因为经历了房价疯涨的年代,刚需们发现,如果不买房,婚后可能就会面临房价更高的压力,那么女孩们后半辈子的幸福也就搭进去了。当然,也有一些四好青年,坚信凭借小两口的力量,以后也可以赚一套房子出来,那就先租房子好啦。


  如果是现在,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基本不可能。当房子投资功能远超其实用功能,它已成为判断男方资产、能力的主要标准,小年轻们甚至丈母娘们会觉得,房子是生活的一个基本保障,没有房子,爱情和婚姻似乎无处安放。现在一套普通的商品房总价一百多万,靠小两口的工资是不够的。于是乎,哪怕是拼了老命,啃光了父母的家底,再把每月的大部分收入送给房贷,小年轻们也要一套房。


  其实我觉得,不能怪这些80、90后的年轻人。他们只是被整个市场形势所裹挟,目前的情况下,似乎买婚房是无奈而又必须的选择。


  但情况也许以后会有所改观了。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两会”答记者问时明确表明,房价还远远没有回到合理价位,调控的决心坚定而不动摇。同时,温总理说,“中国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阶段,对住房的需求是刚性的,而且将会是持续的。当然,我们说住有其居,并不意味着住者有其屋。从方向上看,应该鼓励更多的人租房。”


  现在的你,还会考虑结婚一定要买房吗? 赵红燕

 


  龙卷风中那些被套牢的投资客们——


  买房,还会是最好的保值手段吗


  记者 张卉卉


  又一波房价低谷在龙年出现。可是,趁着低价再杀进的投资客今年却明显少了。


  全民炒房,这曾经如火如荼的一个名词,随着房产回归它的居住属性,投资的属性已渐渐淡出去,更多的人意识到,投资房产未必是保值增值的最佳手段。


  70后小咪,本来茶后饭余最爱谈房子,她曾经成功地投资了几套房子,但最后的一套投资房却被套住了。她算了笔账,这套房买得真不值,还不如钱存银行!


  曾经以为,买进肯定能赚钱


  小咪名下共有4套房。她和丈夫收入并不高,都是工薪阶层,在朋支们眼里,这些年他们能“攒下4套房”也算是奇迹了。可是,2011年的这轮调控却让小咪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寒冷”,她买的排屋被套了。


  除一套自住的外,小咪的其他3套房都是投资性质。一套市中心小房、一套九堡的公寓、还有一套排屋。自从2003年投资第一套房尝到甜头后,小咪形成了一个习惯,一旦手头有钱,就会择机购进一套房。“房价总会往上涨的,买进肯定赚钱。”这是小咪屡试不爽的“法宝”。


  她是2010年底买的排屋,当时楼市调控已开始,但暖意尚在,她这套位于郊县的排屋只要1.3万元/平方米左右。小咪一直想买套排屋,这套排屋又在她的经济承受范围内,她就买了。她买进后,排屋还一度涨到1.5万元/平方米左右。小咪以为,这次她又赌对了。


  买房竟然还不如买理财产品


  没想到,2011年3月,杭州市正式出台限购限贷的“新国八条”。成交量迅速下降,房价再次面临调整。


  2012年,摒了一年的开发商终于狠下心来一降到底,房价下调20~30%。小咪近期收到所买排屋开发商的一条短信,要清盘处理尾房。小咪打听了一下,自己所买的排屋目前销售价已跌回到自己的买入价之下,下跌幅度在10%左右。虽然开发商一再声称这次房源位置较差,但小咪知道,那只是开发商降价的托辞。


  小咪算了笔账:假如房价明年可以开始上涨,一年涨10%,那么到2014年才会涨到自己2011年的买入价。排屋总价300多万,这3年,自己还要承担年息7%多的房贷。总得来看,这是桩亏本买卖。更让她心里不平衡的是,如果将这一大笔钱去购买理财产品,一年也有6%~10%的收益。一来一去,亏大了!


  房价的高速增长时代已经过去


  小咪买房,不只一次碰到降价。2008年底,她买进九堡的丽江公寓之后,遭遇金融危机,房价也大跌过20%。但过后马上反弹得很厉害。2009年,房价涨了一倍。“就像坐了一回过山车,最终还是赚了,因为房子毕竟还是值得投资的产品。”2009年底,小咪还是这样想的。


  现在,小咪再次碰到大跌。看到房价的下跌以万计,基本已回到2009年的水平,满地都是便宜货。她却不敢再出手。


  虽然,从长远来看,小咪坚信房价还会涨,但这次下跌后房价究竟能涨到多少?她心里却没有底。因为政府这次调控的说法是让房子回归到它的居住属性。2009年,政府是在救市,今年,政府却是在主动调控市场。小咪开始意识到,房价的高速增长时代已经过去,算上利率和CPI,一年的上涨幅度假如不到10%,那么,房子作为投资品也就失去了意义。


  她开始相信,不只是碰到金融危机房价才会大跌,其实,楼市和股市一样,升跌是常有的事。

 


  全民炒房,风光不再


  全民炒房的参与者大都不是专业投资客,买房为的是将手头的闲散资金保值增值。但无意识的初尝甜头使他们将此作为一个固定的投资渠道。于是,从2007年至2010年,全民炒房愈演愈烈,直至2010年到达顶峰。


  记者曾接触过这样3波全民炒房潮:


  2007年,投资属性的全民炒房刚刚开始。但这时的投资者一开始是无意识的,起初目的只是为自用。


  2009年,杭州房产经历第二轮暴涨。外地人购房入户、7折利率贷款政策,让这一波全民买房潮陷入疯狂状态。这一阶段,不少人买房是为了纯投资,手头拥有2套或2套以上房的人比比皆是。


  2010年,楼市成交低迷,但房价依旧高位盘整,不肯下降。2010年底,一些久盼房价下降、之前一直捂着钱没买房的人终于按捺不住,冲进楼市,将口袋中的钱一掏而空,造就了第3波全民炒房潮,但也套在了最高位。


  新形势下,需要更务实的购房观念


  当住房不再是大众投资品的时候,如何购房才能保证你的投资不亏钱?专家建议,购房还应回归房产的居住属性,只有那些适合居住的楼盘,才有升值潜力。


  ●买房


  首选成熟生活配套的地方


  中国指数研究院 曹旭东


  现在买房,如果再像以往那样,连房型、门牌号都不知道,这已经是不可思议的事。应尽量选择适合居住的房子。


  买房,首先应该考虑离市区近、生活配套齐全的板块;或者尽量挨着工作单位买房;或者选择靠近地铁的房产。在这些地方买房,即使房价涨幅不大,至少在居住上还能发挥作用。


  而适合居住的地方,购买需求旺,升值潜力相对也大些。因为升值不是靠概念忽悠出来的,需要实际的理由来支撑。


  ●房产投资


  也要看个盘


  双赢机构总经理 章惠芳


  全民炒房的时代已经过去,房产投资,不再是人人都能玩的。只有那些专业、敏锐的人才懂得在哪个节点、哪个板块去选择适合投资的房产。


  今后几年,住宅的投资回报肯定会下降。所以,想投资住宅的人,一定要把心态放好。毕竟,相比股票、期货,这种投资风险较小。


  相对来说,商铺的投资回报高一些,但“个盘”的挑选眼光要求更高。除了看地段、看项目外,还要看运营者。(张卉卉)

 


  龙卷风中那些退出的“三外”——


  开发房产轻松赚钱的日子,过去了


  金歆 邵奕颖


  要赚钱,做房产,这曾经是个公开的秘密。


  无论之前是在做跟房产多么八竿子打不着的行业,可以看到的现状就是:不管做服装的、还是做家电的、甚至连做文具、做冰棍的企业都在涉足开发房产。


  那些依靠传统制造业起家的企业,那些在其他行业赚了钱的小商人们,那些以为有块地就能赚钱的小公司们,都奋不顾身地投身房地产这个巨大围城之中。


  房地产行业的钱真的这么容易赚吗?当龙卷风袭过,残局正等待收拾。


  延迟交房8个多月的中山御庭,还在施工中


  中山御庭,原名紫源公寓,交房时间本应是在2011年6月30日,而时至今日,该盘仍未交房。(2011年8月4日本报曾做过报道)


  当初拿下中山御庭这块土地的,是来自丽水的浙江正达置业有限公司,之后成立了项目公司——杭州正鸿置业有限公司。而由于遇到资金问题,该项目在2009年6月转让了全部股份,一义乌老板正式接手该楼盘。但这次的接手并未让开发进行得很顺利,事实上,至今仍未交房。


  本周二,记者再次来到江城路和抚宁巷交叉口的中山御庭。


  掩藏在老居民楼之中的中山御庭相对隐蔽,走近后会发现,红色的外立面还是区别于周围,比较起眼。总共三幢楼,楼房整体都已基本完工,目前正在进行后期的配套和路面建设。


  工地两旁大门上贴着“施工需要,勿将车辆停入施工通道内”的通告,施工人员正在施工,在询问下得知他们也是上个月才来开工的,据说之前已经停工很久了。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这个楼盘其实2010年就基本造好了,但一直是这么个“空壳子”。


  位于楼盘附近,小巷边有一处狭小的“中山御庭”售楼处。售楼处的一位承建方负责人说,预计今年五六月份会全部完工。


  记者联系到了目前该项目的总经理张宁,她表示,由于是半路接盘,中间的很多事情非常复杂。“总包方不停地以停工要挟我们。”张宁很无奈,“都等着要钱,为了能交房,我们能妥协就妥协一点吧。”


  目前负责项目工程的副总经理罗冰说,他们争取在4月30日前达到工程交房条件。


  事实上,无论是拿地的丽水正达,还是后来接手的这家公司,在杭州基本没有什么正式操盘的项目。张宁也承认,他们在房地产开发方面的经验并不多。对于中山御庭这个项目有没有赚钱的问题,张宁表示,事情还远没有结束,延期交房的责任说也说不清楚,究竟会不会亏,会亏多少,目前她心里也没底。


  被半路接手的楼盘们,命运都很曲折


  半路接盘,“三外”开发商,凡是出现这样的关键词,这个楼盘的命运一般都有些曲折。


  上周,本报报道的宏厦香洲里,就是其中之一。2006年,几个义乌老板在余杭区拿下香洲里土地,由于这几个老板之前从事的是制造业,对房地产行业并不熟悉,项目进行得很不顺。在2008年,这几个义乌老板将一部分股份卖给一个萧山老板,不过由于新老股东意见不一,老股东想快速变现,新股东想做一个好的产品,于是双方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们(义乌老板)需要的是赚快钱,以为房地产行业只要有块地就行,谁知道最后进行不下去了。”一位知情人士说。最后,萧山老板接手项目的全部股份,并承诺公司会顺利运营下去。但一笔账算下来,钱基本上没怎么赚。


  严格来说,香洲里项目的接手方,杭州华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也是“三外企业”,原本做建筑起家,后来才慢慢介入房地产开发,摸爬滚打了一番之后,才发现开发商没那么好做,在这个项目上基本没赚钱,“公司已经在衢州弄了一块地,准备做现代农业。”徐向安说,这也是公司为今后的发展找活路。


  项目没有烂尾,还能顺利交房,业主们的利益至少没有什么损失,这样看来,香洲里几乎是“不完美中的完美”。


  相比于宏厦香洲里,西城时代家园的业主们则没这么幸运。西城时代家园的二期业主,因为开发商的资金链问题,曾导致延期交房近一年,而同样的事情又发生在了三期业主身上。啥时能交房,现在还是个未知数。楼盘的开发商,也是个“三外”企业。


  房地产能赚快钱?不可能了


  在房地产界,“外行、外地企业和外来资金”的企业,被称作“三外企业”。前面提到的中山御庭、西城时代家园、宏厦香洲里,都出自这样的“三外企业”之手。


  这些“外行”进入杭州房地产市场的动机,无疑是把一路看涨的房地产市场当作一块“肥肉”,至于是不是叼了就跑,捞一笔就走人就不得而知了。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在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时期,曾吸引了众多“三外企业”的加入,“原来房价涨得多,只要拿块地就能赚钱。


  但这样的日子已成过去时。“现在已经跟以前完全不同了,比如说拿地资金要到位,对开发商的资金账户需要监管,行情不好时开发商回款很慢,像现在房子都结顶了还没怎么卖出去,这些都要求开发商的资金实力雄厚,并且有抵御风险的能力。想赚快钱的人,再介入这一行,无疑是会抓瞎。”这位业内人士说。


  而持续一年多的楼市调控,也让这些“三外”企业们动摇了市场信心。这些开发商对市场和产品的把握能力很弱,甚至对营销、售后服务等漠不关心。一旦楼市转向,最先撤出资金仓皇而逃的就是这些“三外”企业。能顺利交房,不让业主们蒙受损失,已经算是不错的结局。


  “进入房地产业就能赚钱,赚快钱的想法,现在肯定是不现实了。”一位业内人士说,这一年多的调控最大的好处是,逼退了部分没有实力的“三外”房企。

新闻收集整理:江都房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