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北京大学召开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研讨会,发布由北大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完成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2》。调查显示,2011年全国家庭平均住房面积为116.4平方米,人均住房36.0平方米。北大校长助理李强表示,将持续开展调查并发布数据,为政策决策提供依据。(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18版)

  俗话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按照住建部制定的城镇居民住房标准,“住房全面小康”第一阶段的标准是人均30平方米,而人均36平方米已经超越了这一阶段。然而,面对光鲜的数字,广大网民却丝毫没有小康的感觉,反而是纷纷吐槽“被平均”。在新浪网的调查中,88.0%的网友表示拖了“人均36平方米”的后腿。

  统计学上有个著名的“平均数陷阱”,指在具体事物分析中使用平均的概念,得不出直观真实的数据,和民众实际感受相去甚远。“杨家有财一千万,九个邻居穷光蛋。平均下来算一算,个个都是杨百万”,这个讽刺笑话就是一个形象的例子。

  不过,荒唐归荒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不止一次掉入“平均数陷阱”。今年5月,西南财经大学和中国人民银行共同发布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中,中国家庭平均资产247万、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89.68%、每户家庭有1.22套住房等一系列数据,就曾引发网络质疑之声沸腾。

  如果“被平均”只是学者和相关机构一家之言,尽管有些浪费资源徒劳无功,公众尚可以一笑置之,不予理会。然而,此次《中国民生发展报告》发布,相关人士言之凿凿,“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则不免让人担忧:如是数据究竟是指导决策还是误导决策?

  中国国情研究会秘书长张仲梁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平均数掩盖了很多问题,掩盖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强大购买力问题,也掩盖了很大一部分在温饱线上挣扎的人的问题。如果我们看问题时被一些平均数所迷惑,很容易影响我们对社会形势的判断,从而在决策上出现偏差。”“人均36平方米”,同样会让我们在现实中迷失自我。

  作为社会结构的直接呈现,理想的楼市结构应该是“纺锤型”的,中间阶层占据大多数,穷人和富人处于少数地位。但目前楼市的情况却呈现“哑铃型”结构:贫富差距的加大、中间阶层的弱小。

  以北京为例,有关部门调查显示,北京市的空置房为381.2万套,空置率高达28.86%,显示许多人购房并非出于刚需,而是炒房赚钱。与此同时,一般家庭25年的收入才能购买一套住房的尴尬,也让许多人望房兴叹。然而,“人均住房36平方米”将这一切完全粉饰,缺乏应有的人性温度。此外,以家庭为单位的住房,意味着远离故土的个体,因为故乡拥有房产,也会被算作有房一族。人口大规模流动和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导致的严重不均衡,就此被平均二字掩盖了。

  当前,新一轮房地产调控处于敏感时期,地方微调频频试探中央调控底线,排队再现、“地王”归来加剧市场博弈。在这一背景下,我们需要的不是“人均住房36平方米”的糊涂账,而是分区域、分收入段、分工作性质对家庭住房情况进行细化统计分析。究竟楼市中有多少是刚性需求、有多少是投资性需求?哪些需求应该被抑制、哪些应该被满足?这些未来房地产调控的重要依据,必须有一个真实准确的答案。

新闻收集整理:江都房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