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房地产网讯 (实习生 丁晓旭 实习记者 罗苏奇 记者 刘峰生)近段时间,郑州的12名大学生发布的“花钱为农民工夫妻开房过七夕”的帖子,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昨天,记者走访扬城多家建筑工地,发现这里普遍设有“夫妻房”。
35岁以下,租房开房多
“老婆来了,我就在附近宾馆开个房间,也就是百把块钱,但很浪漫。”在东区运河西路一家建筑工地工作的江华以这种方式迎接夫妻团聚。
江华出生于1982年,30岁出头的他已经在工地上从事水电安装近10年。“我每个月收入有四五千元,父母身体尚可,老婆在老家蚌埠打工,孩子还上幼儿园,家里负担小,因此家庭条件不错。”江华告诉记者。
江华平时与工友住在工棚里,与妻子基本上每天都要通电话或发短信。“想老婆了,我就提前完成一天的工作量,乘车回家;老婆想我了,也会来到扬州,我们到宾馆开个房间。钱不是问题,关键是夫妻感情。”江华说。
据江华介绍,工地上从事水电安装的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多数,其中不少人不愿意住在工棚里,而是在小区两三人合租一个套房,一人一间,这样老婆来了也方便。“新一代农民工不像老一代那么节俭,除了工作外,大家也敢花钱。”江华称。
35岁以上,回家团聚多
42岁的瓦工李闯来自淮安农村,随建筑公司在东区观潮路上一家建筑工地上工作。李闯说:“我20岁出头就出来做瓦匠了,4年后结婚,那时条件没有现在这么好,加上又年轻,晚上睡在工棚里就想老婆,因此曾经有过旷工回家的经历。”
“随着两个孩子的出生,父母慢慢老去,我们家庭担子重了,赚钱摆在了第一位。”李闯说,“近几年,扬
州的交通发展迅速,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工具也相当好,我到老家也就是三四个小时的时间,因此,一有时间我就可以下午回家,第二天上午又来了,不耽搁工程进度。”
据李闯介绍,他所在的建筑公司老乡多,像他这种年龄的瓦工占绝大多数,因为老婆在家种田、忙家务,几乎很少来扬州,大部分人都像他这样抽时间回家。
扬城工地,夫妻房普遍
昨天下午,记者走进古运新苑二期建筑工地,发现在该工地上打工的农民工夫妻很多,占到三成以上。
昨天下午因为下雨,不少农民工在工棚休息,二层工棚里不时有女人的身影与声音,走廊上也可以看到花花绿绿的女人的衣服。“窗户玻璃用窗帘或者报纸遮挡起来的,一般都是夫妻房。”一位工友说。
据古运新苑二期水电部负责人詹小林介绍,该工地上有4家建筑公司、200多名农民工,其中七成是男的,三成是女的,这些女农民工都是随老公到工地做杂工的,工地上就给他们安排了“夫妻房”,就像一个家一样,房间里什么都有。暑期以来,解放北路一家建筑工地生活区里热闹非凡,因为这里出现了女人及孩子的身影。原来,这是农民工的妻子儿女来扬团聚的,为此重新进行了工棚人员安排,这个安排以家庭为单位,也就是大多工棚改成了“夫妻房”。“‘夫妻房’ 不可能永久设置,但一旦有妻子来,同宿舍的工友就会主动让出来,因为大家都是一起共事多年的老乡,没有任何障碍。”工地负责人王先生说。
距家不远,“性福”指数高
来扬做建筑工人的农民工大多来自于周边地区,老公回家与老婆来扬都很方便,因此,他们的“性福”指数颇高。
在古运新苑二期工地做瓦工的詹庆林说,他是安徽天长人,今年46岁了,如今工地上从事瓦工这一职业的农民工都已40岁以上,分别来自南通、高邮、淮安等地,这些地方距离扬州并不远,尤其是交通发达的今天,回家一次也就是两三个小时,夫妻生活几乎不会出现危机。
古运新苑二期水电部负责人詹小林表示,现在的工地宿舍已经一改多年前的境况,工棚里空调、电风扇等一应俱全,甚至80后也能在工地上上网,夫妻间联系很迅捷。对于媒体热炒的七夕情人节,农民工其实关心很少,他们朴实、不搞花架子,想老婆了就打个电话,或者直接就回家了,终归时代不同了。
新闻收集整理:江都房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