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昌花园社区党委书记郑翔的带领下,文昌花园小区内已有28个经民政局备案的社会组织,包括“家门口饭碗”、“和事佬协会”、“工疗站”等。其中,“家门口饭碗”组织的成立,已经帮助38名困难群众成功创业,创业队伍已扩大到200人,每人每月平均有2500元的收入,这是社区推动居民创业的一大创举。 “家门口饭碗”,已经成了居民们不折不扣的“铁饭碗”。

提设想

如何不出家门也能赚钱?

文昌花园是我市最大的农民拆迁安置社区,社区内问题可归结为“三多”:失地农民多,下岗失业人员多,特困家庭多。在党委书记郑翔的带领下,社区采取了社区、社工、社会组织“三社”联动方式进行管理。

文昌花园社区曾有失业人员584人,其中双失家庭168户,而不少居民又想方便照顾家庭,所以无法出门工作。从2007年开始,党委书记郑翔率先提出了“家门口饭碗”的设想:由社区承接一些手工业务,帮助那些不能保证正常上班时间的群众在家门口灵活就业。“不出家门,照样能赚钱!”

起步难

吃苦精神感动厂方

万事开头难。“家门口饭碗”成立之初,郑翔陪同该组织负责人李树香挨家挨户地打听,终于得知开发区施桥镇一家鞋厂有意委托加工拖鞋。

“我还记得那天,天气特别热,郑书记冒着酷暑骑电动车上门联系,电动车中途没电了,她就只好当自行车骑。赶到厂里时,整个人已经几乎快虚脱了。”提及当初的艰难,“家门口饭碗”负责人李树香至今难忘。厂方也被郑书记的精神感动,愿意长期进行合作。

以后的日子里,李树香自掏腰包为特困家庭垫付本钱,腾出自家车库作为加工场地,四处奔波联系销路,每月还贴上200元的通讯费。

由于“家门口饭碗”组织的成员手艺好,价格低,时间长了,很多企业都慕名而来,找她们帮忙加工。有的甚至还招收居民直接入厂工作。目前,该组织内成员有80%都进入工厂里上班。

成效显

居民工作生活双丰收

文昌社区的文康苑里,今年68岁的拆迁户刘顺兰告诉记者,自己搬来该社区后,一直闲在家中。从“家门口饭碗”创办之初就自愿加入,目前,她每年已有万元多的收入。刘顺兰说,她利用自己每年赚的钱,游览祖国风光,丰富了晚年生活。

今年42岁的顾艳,下岗前是钢铁厂的职工。加入“家门口饭碗”的组织后,她有了收入,减轻了丈夫工作的负担,可谓家庭事业两不误。“我们的生活水准明显提高了!”顾艳开心地说道。

从中受益的就业人员,还给社区送来了一面锦旗,“失地农民的田地,失业人员的车间。” 实习记者薛舒文

新闻收集整理:江都房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