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库存量9月再创新高。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全国20个大城市9月末库存环比(比上月)增长6%。与此同时,房企拿地热情日渐高涨。


—线房企纷纷出手土地市场 去库存仍需时间
所属分类:财经 新功能放大观看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目前的库存逆增系“金九银十”房企推盘增加所致,并非滞销。而拿地的复苏则表明房企资金面得到缓解,对后市存有乐观预期。但受需求放缓和调控政策从紧影响,预计四季度房地产活跃度有限,市场将由惯性上涨转为盘整震荡。


一二线城市库存逆增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9月,全国20大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8465万平方米,同比(比上年同期)增长23%,环比增长6%。专家指出,一二线城市改变了自2011年12月以来的下跌趋势,出现库存逆增现象。

与此同时,土地市场的热度却在升温。链家地产研究数据表明,今年1-9月份,保利地产、碧桂园、富力地产、恒大地产、华润置地、金地集团、龙湖地产、世茂房地产、万科地产、中海地产10家一线房企的拿地金额已达到931亿元。

“一般来说,房企拿地和库存增多现象相悖,几乎不可能同时出现。”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说。

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研究员张絮指出,一方面,虽然市场溢价率有所走高,但多为优质地块,整体并没有出现过热的情况。另一方面,资金面及销售较好的大型房企补仓迹象明显,而小房企则依旧以去库存为主,拿地参与度并不高。“从销售回款以及融资能力来看,实力房企都更胜一筹。尤其对于一线城市,地价水平较高,中小房企生存空间有限。”

“实力房企的战略考虑”

事实上,房企拿地是一种补库存的正常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未来的供应缺口。而土地市场的活跃与否,也被认为是观察楼市冷热的一个窗口。

“拿地需求旺盛传递出两个信号,一是库存减少,二是后市被看好。”张大伟说。

不少专家都表示,拿地复苏表明上半年房地产企业的“去库存化”取得了成效。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说,前三季度,以中端刚需为主的楼盘销售量不错,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资金面。而企业拿地也表明了有实力的房企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已在进行下一步战略考虑。(编注:据研究机构龙洲经讯估计,中国2.3亿城市家庭中,约有5000万个家庭的住房低于正常标准,这些住房往往缺乏供一家独用的卫生间和厨房。龙洲经讯说,在2030年之前中国每年还需要建设1000万套住房。另据搜房统计,中国城市的人均住房面积约为30平方米,而一些地方政府的目标是,到2015年时本地的人均住房面积要达到约40平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在拿地“盛宴”中,品牌房企表现抢眼,这也标志着,大型企业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较高的品牌溢价效应,面对市场波动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而中小房企的经营状况和资金情况则面临考验,房企之间的分化进一步加剧。

同时,业内人士也指出,拿地热的背后预示着库存逆增只是一种暂时性的现象。“目前的库存量增长主要是近期市场去化率减弱,‘金九银十’房企推盘增加的结果,并不意味着滞销。”张絮告诉记者。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则提到,库存逆增与9月份市场预期差距太大有关。“房企为了能赶上这一传统销售旺季,加大了推盘量。而购房者受楼市持续调控的影响,看而不买,持续观望,造成了交易量相对疲软。”

事实上,进入10月以来,这一现象已得到改善。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0月16日,全国20个大城市的库存量为8420万平方米,相比9月末的水平,下降了1%,有13个城市库存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四季度楼市趋活跃”

专家预计,三季度的房地产市场,在楼市持续调控与市场参与者的博弈中过去,四季度整体楼市量价将维持相对稳定的水平。

“10月份的市场受到9月份成交惯性的影响有所波动,但随着需求增速逐渐放缓,政策及信贷环境趋于稳定,新盘的去化率及二手房的新增客源量有所下降,整体市场将逐渐呈现不温不火的局面。”张絮说。

杨红旭也认为,尽管四季度楼市活跃度会有所增加,但不会创年内新高。“成交量将保持高位盘整和震荡,而从6月开始止跌反弹的价格,在四季度的涨幅将维持盘整格局。”

对于未来房企的主要任务,杨红旭称,目前楼市还没有到完全乐观的时候。大多数中小型房企还是应该以跑量为主,应该促销,以价换量。

专家同时提醒,业绩表现不同的房企,应该采取不同的策略。库存积压比较严重的企业,应当尽早消化手中的库存,而之前去库存效果较好的房企应当合理配置企业资源,避免让自己陷于“库存逆增”的困境.

新闻收集整理:江都房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