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自2008年底,我国实施大规模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以来,不仅让2600多万户城镇家庭住上了新房,近1亿人口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而且在拉动投资、改善内需和管理通胀预期等方面,凸显出巨大的正面效应。

  促地方经济增长“利器”

  2008年底,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其中第一项就是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奔赴北京、上海、天津、山东、黑龙江等10多个省市采访发现,在当前经济尤其是外需仍然面临一定程度的下行风险的情况下,保障房建设仍然是地方政府支撑经济增长的“利器”。

  山东省副省长夏耕说,山东上半年出口增速仅为1.6%,扩大内需因此成为山东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而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是扩内需的重要内容,今年全省这方面的投资约需800多亿元,约占城镇住宅投资的20%,是保持合理投资规模的重要支撑。

  黑龙江省在棚改政策的有力支撑下,2011年全省房地产业仍呈逆势增长的态势。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1219亿元,同比增长44.6%,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17%,占全省地方税收的21.8%和地方财政收入的7.9%,如果加上建筑业实现的税收所占比重将更大。

  据统计,房地产上下游产业涉及五、六十个产业。100亿元的房地产投资能够拉动相关产业286亿元的产出,拉动力系数是1:2.86。而随着这两年大规模的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开建,各地保障房项目在整个房地产开发的“大盘子”中的比例越来越大。

  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理事长孟晓苏说,以去年开工1000万套保障房计算,如果平均每套50平方米,那么5亿平方米占全国新开工房地产面积的26%。如果按照每平方米的2300元成本计算,保障房投资大约在1.15万亿元,占全国的房地产投资的18%,对投资的拉动效应显而易见。

  政府增加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支出,还可以发挥乘数效应,发挥房地产业链条长的作用,促进相关产业发展。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通过棚户区改造,一年新增就业岗位7000余个,仅曙光新城就安排2000多人就业。由于人流、物流、资金流重新分配,全省各地形成了一批投资兴业的新园区。

  黑龙江省省长王宪魁说,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对当前和长远的社会经济拉动作用都在日益显现。从拉动投资看,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可以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从扩大内需看,住房建设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可以拉动建材、钢铁、水泥等50多个行业发展。从城乡统筹看,如果保障性住房供应达不到一定比例,就必然抬高城镇化门槛,影响城乡统筹一体化进程。

  经济转型“助推剂”

  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经济结构失衡和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特别是由于住房价格上涨所带来的社会焦虑和社会矛盾正在扩大。业内人士认为,保障房建设实质上是通过加强公共服务,对收入进行再分配,有利于纾缓群众困难,调节收入分配关系,能起到平衡财富的作用。


  2008年以来,黑龙江省启动实施了以“三棚一草”改造为支撑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不仅使居住在棚户区中的600多万和泥草房中的300多万人口住上了安全舒适的房屋,而且回迁后房屋的房屋资产价值增量,居民财产收入呈几何级数增长。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哈尔滨“民生尚都”经济适用房社区采访了解到,周边商品房每平方米六七千元,而经济适用住房售价每平方米仅3000多元,棚户区改造给每户回迁居民带来财产性收入约20万元,群众得到了真真切切的实惠。

  孟晓苏说“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开工建设3600万保障性安居工程,以2011年全国商品房平均价格5381元/平方米、全国保障房平均造价2300元/平方米计算,将有数以万亿的财富转移到中低收入者身上,这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财富成果共享。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卫民认为,解决了住房这个城镇家庭最大的后顾之忧,居民的消费信心和能力也会增强,从而增加其他商品的即期消费。比如群众有了新居,要进行装修,购买家具、电器和其他生活用品等。

  “假设一套房子的家具平均消费是1万元‘十二五’期间仅保障房就将催生约3600亿元的家具消费市场,甚至更多。”广东省家具协会会长王克说,这个数据对整体行业带来的更大的拉动消费,数据之外的影响不可估量。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不少城市通过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特别是推进棚户区改造,逐步解决城市管理手段落后、服务功能欠缺、市容“脏乱差”等问题,完善了城市功能,优化了人居环境。从而吸引各类生产要素集聚,实现产业再造和经济转型,起到“建设改造一片、带动提升一方”的作用。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投融资中心主任尹斌说,一定程度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在于增强经济内生动力,通过保障房疏通久被阻塞的国内消费,无疑是解经济决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抑制商品房价“镇静剂”

  近年来,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较快,有的城市房屋租赁价格也明显上升,给群众改善住房条件带来很大压力,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专家认为,5年来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推进,对市场能起到了“镇静剂”的作用,不仅为稳定房价发挥了基础性作用,而且从长远看有利于管理好通胀预期,把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保持下去。

  尹斌说,除了对民生的影响外,住房价格如果持续过快上涨,还容易形成房地产“泡沫”,带来潜在的或现实的金融风险,扰乱乃至破坏经济正常循环。在这个问题上,国际上有不少深刻教训,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美国发生“次贷”危机,都与房地产“泡沫”有关,应当引以为戒。

  为稳房价、挤泡沫,我国楼市调控目前采取了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通过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和限购措施,遏制不合理住房需求。另一方面,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通过实施大规模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可以稳定群众住房消费预期,增强民众对楼市调控的信心,促使房地产市场逐渐回归理性。

  此外,据山东省测算,全省城镇化水平提高1个百分点,就有近百万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没有一定数量的保障房,新就业职工、大学毕业生和外来务工人员就不能在城镇安居乐业,城镇活力和正常运转将无从保证。

  山东省副省长夏耕说,推进保障房建设,以合理的房价换取适度的规模,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还能防止资金向房地产业过度聚集,有利于实体经济特别是驱动能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从而促进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

新闻收集整理:江都房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