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幅黄金地块 均以底价成交
10月23日,位于市北区、李沧区的两幅黄金地块进行拍卖,结果均只经过一轮举牌,就以底价成交。
上午9时30分,拍卖会在青岛市公共资源交易大厅准时开始。尽管当天进行拍卖的两幅地块均堪称“黄金地块”,却并没有太多的竞买人到场。
根据拍卖公告,1号地块位于台东一路、威海路、山口路、郭口路围合区域,处于台东商圈,土地面积9889.6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43514.13平方米,土地用途为商务金融和城镇住宅,起拍价6323元/平方米。
拍卖开始后,66号竞买人随即举牌应价,但在此后,却再也无人跟进竞拍。最终,1号地块被66号竞买人青岛市北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起拍价收入囊中,成交总价2.75亿元。
随后拍卖的2号地块,位于李沧区少山路以南、书院路以北、峰山路以东、北方国贸以西,土地总面积34043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190920平方米,起拍价5046元/平方米。与1号地块类似,2号地块紧邻李村商圈,近年来,随着李沧宝龙广场、苏宁电器广场、李沧万达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的进驻,这一区域的发展前景被业界看好。不过,2号地块完全重演了1号地块的拍卖过程。拍卖开始后,只有77号竞买人举牌应价。最终,2号地块被青岛奥克斯置业有限公司以起拍价竞得,成交总价9.63亿元。
只有十几分钟时间,拍卖会就收场了。一位来到现场的本地房地产企业负责人表示:“主要是过来看看,本来也没有拿地的打算。”
大型房企拿地热情升温
上述两幅地块的拍卖过程,堪称是青岛土地市场现状的缩影。
1月11日,青岛举行今年首场土地拍卖会,结果却因没有企业申请参与竞拍,最终导致拍卖会取消。“第一拍”的流产,似乎预示了今年青岛土地市场的冷清。此后,底价成交甚至拍卖取消就成了“主旋律”。尽管5月份以来,青岛的新建商品房成交量开始逐步回升,现在已经达到每月1万套左右的销量,但土地市场却并没有迎来回暖。对比鲜明的是,2009年和2010年,青岛土地市场火爆,地王纪录被频频打破。
进入第三季度,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是,大型房企在京沪粤等热点城市的拿地热情开始显现。
来自链家地产的统计数据显示,第三季度,保利地产、碧桂园、富力地产等10家全国性大型房企的拿地金额接近572亿元,比一、二季度的总和还多200多亿元。进入10月份,大牌房企出手越来越阔绰。特别是保利地产,在国庆节后的短短一周时间内,用于买地的资金就超过了100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大型房企在热点城市的拿地热情高涨,源于从5月份以来房地产市场销量逐步回升,不少开发商通过降价、优惠等各种促销手段,回笼了不少资金,趁市场低迷出手买地。
四季度仍将延续冷清局面
业内人士分析,与国内热点城市相比,眼下青岛土地市场依然平静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前两年一些全国性大型房企在青岛囤了土地,导致今年在青岛拿地减少,买地的多是青岛本地开发商。二是当前青岛新房存量较大,超过11万套,大约可售一年半时间,开发商销售压力较大。三是,一些楼盘因为各种原因销售不佳,资金收不回来,自然没钱拿地。
来自世联怡高的统计显示,从成交量上看,今年1—9月份,青岛市七区共成交居住用地和商服用地275.22万平方米,与去年同期的308.84万平方米相比,下降了10.9%。从平均地价上来看,今年1—9月份,青岛市七区成交居住用地和商服用地平均地价为490万元/亩,与去年同期的552万元/亩相比,下降了11.2%。从溢价率来看,今年1—9月份,青岛市七区共成交居住用地和商服用地平均溢价率为4.6%,与2011年1—9月的11.7%相比,下降了60.7%。
面对市场冷清,地方政府尽管有土地财政压力,但也放慢了土地供应的节奏。这背后的一个原因是,由于预期市场困难,地方政府下调了土地出让收入的目标。今年,青岛土地出让金预算收入143.5亿元。而在去年,青岛的土地出让金收入达到227.71亿元。
“从各项指标来看,今年青岛的土地市场都呈现下降态势,估计第四季度也不会有大的改变,短期难言回暖。”青岛楼市观察人士张百忍分析,限购令将大量外地买房群体挡在门外,导致青岛新房存量居高不下。对于不少开发商来说,现在拿地可谓有心无力。
新闻收集整理:江都房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