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江都主要产业有八大部分组成:扬州泰州机场、群众文化、生态旅游、汽车产业、造船工业、现代农业、沿江开发、碧水绕城。下面我们来了解下江都区的地理概况,人口资源就可以得到江都住房的需求状况。
江都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扬州东翼,古称龙川,因“江淮之水都汇于此”而得名,2011年11月撤市设区。全区总面积1332平方公里,人口107万,下辖13个镇和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江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江都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名人,当代涌现了江上青、许晓轩、刘力上等知名人士。江都是扬剧的主要发源地,也是唯一一家被省命名的扬剧之乡,《茉莉花》《拔根芦柴花》等民歌传唱大江南北。境内文化古迹众多,引江风景区、邵伯湖旅游度假区、渌洋湖自然保护区、仙女公园、开元寺、真武庙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旅游景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江都现有各类科研机构18个,大专院校2所,综合性职教集团1个,江都中学是国家级示范高中,全区高考本科上线率等指标连续多年位居扬州各县(市、区)第一。
江都区位交通发达、发展优势明显。江都境内交通发达,宁通高速公路与京沪高速公路,长江与大运河,宁启铁路与将要实施的淮扬镇铁路相互交汇。江都港是国家一类开放港口。江都是华东地区重要的水利枢纽、电力枢纽,远东同类型最大的引江水利枢纽工程坐落在城区,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在城市北郊设有供气门站。随着扬州泰州机场、江六高速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成投运,“公铁空”立体化交通格局初步形成,江都已成为长江以北重要的交通枢纽。
江都产业协调发展、综合实力较强。三次产业结构合理、良性互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保持苏中前列,汽车零部件、船舶配套件、环保机械进入省150家产业集聚、产业集群项目库,被省政府认定为省级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和江苏省重点船舶产业园区,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2个,长青农化、亚威机床成功上市。江都是江苏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试点县(市、区)、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全国首家县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农业现代化指标监测得分位列全省第5位。建筑业是我区的传统产业、支柱产业、富民产业,拥有15万从业人员,总承包施工特级资质企业1家,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10家,2012年施工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先后夺得20个“鲁班奖”,被命名为全省首批建筑强市,被中国建筑业协会评为“中国建筑之乡”。江都是苏中地区的商贸中心,软件园、沿江物流园被认定为省级园区。
江都风景优美、适宜人居。以撤市设区为契机,注重在规划建设上接轨扬州、发展形态上融入扬州、基础设施上对接扬州,不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目前,建成区面积45平方公里,人口30万,城市化率52%,全国环境优美镇、国家生态镇实现全覆盖,全区森林覆盖率达20.4%。随着仙女庙大桥的建成贯通,江都将会与扬州实现无缝对接,真正成为扬州主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都投资环境优良、发展空间广阔。江都是江苏省沿江开发的重点区域,长江及夹江岸线总长35.3公里,其中长江岸线14公里,夹江岸线21.3公里。自2003年6月沿江开发启动以来,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50多亿元,相继配套各类基础设施,拉开45平方公里建设框架,形成了现代制造业基地、滨江科技城、滨江物流区、大江风光带等四大功能区,先后引进中海造船、中远码头、中信泰富、海螺水泥、诚德钢管、同昌电子等投资千万美元和亿元以上项目70多个,计划总投资400多亿元。
近年来,江都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2012年,全区实现GDP639亿元、增长11.7%;财政收入92.34亿元,增长15.3%;一般预算收入34.54亿元,同口径增长1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5亿元,增长2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7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570元,分别增长12.6%、13.2%;入围2012年度中国市辖区综合实力百强,列第48位。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市、全国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市、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区)、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国家园林城市、江苏省文明城市、江苏省卫生城市、江苏省生态农业市、江苏省双拥模范城市、江苏省人才工作先进市等荣誉称号。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江都区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切实把握好稳中求进总基调,进一步推动转型升级,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真抓实干,创先争优,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确保现代化建设走在扬州乃至苏中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