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一直都是最受外来人口青睐的地方。不过近年来,随着京沪严控“大城市病”、加快产业转型等原因,四大一线城市的人口总量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去年京沪常住人口同时出现减少,而广深则继续大幅增长。

    京沪两个超一线城市人口已经超过2000万,出现人口过多、交通拥堵、生态环境等“大城市病”。为了从病根上破解这些问题,京沪相继提出了人口目标和产业疏解政策。未来会把更多机遇和功能分给京沪以外的大城市。

    相比京沪,广深两座一线城市的总人口都低于1500万,无论是产业还是人口,都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在京沪常住人口减少的同时,广深的常住人口却在大幅增长。值得一提的是,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深汕特别合作区的GDP数据纳入深圳GDP计算,也首次纳入到深圳常住人口计算。

    广东省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分析,新一轮发展过程中,工业4.0、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在广东尤其是珠三角的发展空间很大。除了产业基础之外,珠三角地区还拥有良好的气候、生活环境、便捷的轨道交通,珠三角形成的一小时生活圈,有利于吸引高端制造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高端制造业在珠三角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以广州为例,近年来,广州开始频频发力,包括思科、GE、富士康等大项目纷纷落户广州,通过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科技产业,产业发展带动人口增长。

    江苏省会南京进一步放宽放开本科以上学历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落户条件,取消就业及缴纳社保的年限限制条件,不再以就业为落户前提,而是可以先落户再就业。

    3月1日,南京市发布《关于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来宁落户的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放宽了人才落户政策,取得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年龄在40周岁以下且取得本科学历的毕业生(含留学归国人员);取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和三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类)人员,可以直接在南京落户。

    这是南京为落实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若干政策措施中的一个领域,其目的是努力打造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高地,推进青年大学生在南京“凝聚”——人才“宁聚计划”。

可以先落户再就业 用户籍含金量吸引人才

    近几年来,全国已有多个省会、副省级以及一些经济重镇城市积极主动调整,陆续松绑户籍政策限制,去除历史上的落户外在条件,为人才尤其是年轻人在创业、就业、定居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比如,本次南京就将大学生租房补贴的期限由两年延长至三年,其中学士(含高级工及以上)每人每月600元。   

    至2017年底,南京市户籍人口达到680.6万人,2017年外迁入的人口达到19.5万人,户籍总人口较2016年度增长17.8万人,增幅明显。南京市人社局党组成员、人才中心主任马书婷表示,本次改革进一步放宽放开本科以上学历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落户条件,取消就业及缴纳社保的年限限制条件,不再以就业为落户前提,而是可以先落户再就业。

    户籍门槛放宽,意味着城市间户籍流动性增强。多位受访学者表示,相对于三线以下城市,一线和二线城市户籍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含金量在于,户籍人口可享受到更多的公共服务,比如求学、就医、交通、出国便利等。

    在户籍含金量上,各地政府应当想法提供更加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不仅让人才有高质量的就业创业机会,而且有高质量的培育子女、照顾老人,享受到高质量生活的机会。

收集整理:江都第一房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