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些地方对楼市政策所进行的“微调”成为业内外关注的焦点,加之此前部分银行将首套房贷利率从之前的“上浮”5%至10%改为回归“基准利率”,这些举措引发了楼市调控政策可能松动的议论。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促房价合理回归这一楼市调控基调并未改变,鼓励自住性需求原本就是楼市调控的应有之义,体现“有保有压”的政策初衷,与调控的精神和方向并不违背。
据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统计,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包括北京、上海、杭州、重庆等17个城市出台了不同的微调政策,内容涉及限购门槛、土地出让、普通住宅标准、放宽公积金、税费优惠及购房补贴等。
可以说,自本轮调控启动至今,中央对地方政府“救市”行为充满警惕,去年末,佛山、成都因政策涉及放松限购均被叫停,今年芜湖“微调”政策刚一公布也随即宣布暂缓执行。这些举措刚一出台即告“夭折”,显示了中央“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的决心。
事实上,与佛山、成都等地“微调”举措不同,部分城市“微调”依然是在严格限购等政策基调下进行的。如北京去年11月调整了普通住房标准,但限购政策并未松动。在目前北京自住型购房需求占绝对主流的大背景下,调整普通住房标准、减税可保证刚需购房人享受楼市调控效果。
而首套房贷利率的回归,也绝非调控政策放松的信号。此前首套房贷利率“上浮”与大环境息息相关,去年央行六次上调存准,三次加息,使得资金面全面紧张。由于贷款额度吃紧,等待购房的首次置业者,往往也面临着无钱可贷的尴尬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上海等多地商业银行悄然上调了首套房贷款利率。
进入新的一年,年初宽松的信贷环境为首套房贷的放松创造了条件,此时出现首套房贷回归基准利率的变化只是适度微调,目标指向也仅仅局限在自住需求,体现了“差别化房贷政策”。
从大的环境看,楼市调控松动的基础并不存在。当前正值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关键时期,市场观望氛围浓厚,多方博弈加速升温。就房价而言,虽然1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首现环比全部止涨,但依据国际通行的房价收入比指标衡量,部分城市的房价仍明显高于普通居民的实际支付能力,房价尚存合理回归的空间。
更为关键的是,这一轮房价的下跌很大程度上是严厉调控使然,促使房价反弹的因素并未销声匿迹,而一旦调控放松,房价、地价出现反弹,必然会吸引更多的资金再次涌入房地产领域,这很可能令调控功亏一篑,此前已有先例。
从中央释放的信息来看,也没有丝毫松动楼市调控的意思。而一再重申调控不动摇凸显楼市调控博弈的升级。这从一组数据中可以看出端倪,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显示,1月全国300城市土地出让金收入895.9亿元,同比减少67%,其中住宅类用地532.4亿元,同比减少74%。
未来一段时间,各利益主体间的博弈可能会进一步升级。预计楼市调控会围绕两条主线展开,一方面是坚持已有的调控主基调不动摇;另一方面是加快推进制度建设,用制度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而随着楼市调控效果的进一步显现,不排除有针对性的预调、微调举措,但必须防止借“预调微调”之名,行变相宽松之实。
新闻收集整理:江都房产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