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上旬,绿城集团的董事长宋卫平在杭州表示,必须做成养老地产。作为颇受业内外关注的大佬,宋卫平此番表态为近年来渐热的养老地产又加了一把火。无独有偶的是,近期龙头房企万科也欲在长春投资120亿打造养老地产项目。
不止万科、绿城,在中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的今天,蕴含巨大商机的老年市场越来越清晰地显现在企业面前。根据官方统计数字,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人达到1.85亿,占到总人口比的14%。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2.21亿,约占总人口的18%。根据有关测算,养老市场的商机可达数万亿。
养老地产,处于养老事业和地产产业之间,虽然远非养老事业全部,却可以作为市场化解决养老问题的可行路径之一。在不少房企已经关注这块“大蛋糕”时,如何更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拓宽市场化解决养老问题的路径,这就需要政府更具有前瞻性、更有效地宏观介入。
欲调动企业参与养老事业的积极性,就需要在一定的法律政策框架下,降低企业参与的门槛,同时鼓励企业找到合适的收益模式。在这方面,政府对于涉及到企业养老用地、资金获取以至税费等方面,就需要有区别地对待,形成养老地产与普通地产业务的差别化。有研究机构的分析也认为,拿地和融资是国内养老地产发展面临的两大问题。
国务院于2011年发布《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也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作为其中一项基本原则提出,并强调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用地保障、信贷支持、补助贴息和政府采购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公益慈善组织及其他社会力量加大投入”。
现在,当企业的积极性已经萌发正需要鼓励的时候,必要的引导和鼓励细则应该尽快形成。
根据不久前北京市对外披露的消息,从明年起,养老设施用地将纳入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规划。市国土局有关人士也建议,应形成养老机构建设和管理体系,并通过财政、土地供应等政策支持手段,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养老机构建设。这也表明地方政府部门已经开始注重有关方面的问题,企业有理由期待更多鼓励政策的落地,企业的有益探索也应加快脚步,为政府决策提供更多的营养。
新闻收集整理:江都房产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