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价高企的今天,异地买房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一方面异地买房可以避开本地的高房价压力,另一方面异地买房又能实现投资理财。因此自深圳等地出现“炒房团”后,异地买房渐成全国性的潮流。然而,专家表示,异地买房并非是“一本万利”的事情,异地买房面临着众多的风险,异地买房的购房者必须审慎对待。今年以来,从深圳等地开始,异地买房风靡全国。从最初的少量异地买房者发展到规模不等的购房团的出现,买房的范围从深圳、上海、北京等大城市逐渐扩散到广州、长沙、成都、武汉等地。
中原地产深港研究中心总监张伟说,这种现象日渐火爆,主要是因为本地房价太高出现的“挤出效应”所致。其动机和目的,不外乎投资增值和抵御通胀风险。需要提醒的是,无论是属于哪一类群体,异地买房都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不可不防:
一是房价风险。异地买房的目标城市,一般多是二级城市,甚至是小型城市,这些城市的情况与深圳等沿海大中城市不同,很多并不具备房价骤然上涨的条件;同时,这些城市政府拥有很多土地储备,在调控供需矛盾时具有很大的回旋余地,期待这些城市的房价像深圳一样短期内出现暴涨不太现实。
二是异地买房时面临着楼盘信息获取滞后、对异地风俗以及买房习惯缺乏必要了解等问题。由于对情况不了解,很多买房者过于依赖开发商的广告和自我介绍,对地产项目的信息不能做到全面把握,一旦新房到手,就会发现很多此前没有意识到的问题,这时再去找开发商理论,很可能就是劳而无功。
因此一定要对开发商的资信进行调查,对所购物业的法律权属进行核查,还要了解当地的买房程序、办理按揭的期限,以及所要交付的税费等内容,也可向当地房地产专业律师或房产部门进行咨询,以免纠纷产生后带来时间精力耗费等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三是买房后的管理问题。由于身处异地,对房子的管理将面临诸多难题。“需要对居住小区的物业管理进行考察,这对于异地买房者很重要。”张伟认为,由于目前异地买房的住宅产品的多数是以假期居住和养老居住为主,因此该小区的物业管理,对于住宅产品的维护、保值增值以及居住者生活品质的保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投资客承认“限购令”之下 卖房缴税很受伤
有人避限购,注册公司去买房
“限购令”之下,如何钻政策空子来规避限购成为有些人讨论的焦点。而在诸如假他人之名、假离婚等“常规”招数外,最近坊间还流传一种做法——注册一家公司,以公司的名义买房,可以有效绕过“限购令”。
尝试此举的人认为,反正注册公司费用不高,用这个方式来买房还挺方便。然而,这个办法真的行得通吗?
从政策来看,“限购令”限制的人群是“户籍家庭”或“非户籍家庭”,对于以公司名义购买房屋则没有作出限制,因此以公司名义购房从理论上完全行得通。不过地产专业人士和资深投资人士均表示,以公司名义买房在购房环节的税费不高,但一旦房子转手,就会面临缴纳高额税费的境地,使得投资收益锐减。因此,此举好易“聪明反被聪明误”。
拍卖场行家:差点中招
投资者尹先生2006年曾买过一套位于海珠同福路的单位房改房,当时委托的拍卖方是某公司,拍卖成交价30多万元。当时,他持协助执行通知书到房管局询问税费,一问吓一跳:30万元的成交价竟然要缴土地出让金、土地增值税等税项高达20多万元!他说,幸亏这套拍卖房是各付各税,他才得以幸免高额税费。
投资老手:绝不敢试
资深投资者卢小姐以前每月基本上都有地产买卖,对于她来说,“买房犹如买大白菜”。她说,广州实施“限购令”后,她还没有使用那个弥足珍贵的唯一额度,现在转战无限购区域买房。
卢小姐也听说过用公司名义买房来规避“限购令”的做法,但她表示自己不会尝试,因为其中涉及的税费很高,找个不知情的买家相当于害人,若因为税费原因而难以脱手,那还不如不买。卢小姐表示,她以前也曾买过公司转让出来的车位、写字楼和铺位,由于这些交易多半采取“各付各税”的方式,她只需负担自己应缴的契税等有限的税费,不担心会背上高税费的包袱,才会下决心投资。
第1步:购房环节 公司确实不受限购
据地产人士介绍,如果仅仅是为了规避“限购令”而注册一家公司来买房,其买房费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注册公司的费用,一部分为买房费用。
注册要花多少钱?
1万左右
据记者了解,目前在广州注册一家公司的要求和费用并不高,花费的时间也不多。如果是注册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金为3万元,相应的注册费、登记费等大约在1500元左右,如果是通过专业注册代理公司操作,费用在3000元左右。不过,这仅仅只是注册费用。而要注册一家公司,还必须有相应的办公场所、会计工资、申领发票等,其中最贵的是租用办公场所的费用。因此,如果白手起家注册一家公司,总费用得在1万元左右。
记者注意到,有人表示某些地方有“1元注册公司”的优惠举措。但记者从工商部门了解到,这个“1元注册公司”并不是说花1元钱就可以注册一家公司,而是指对注册资金没有要求,其注册费用还是必须交纳的。这种形式是无限责任公司,一旦公司出现意外,股东风险会很大。
买房有何差别?
不能房贷
在购买环节,满堂红亿达按揭权证部副经理胡绮雯表示,以公司名义买房,不能享受契税优惠,契税按3%征收,印花税为0.05%,房产证登记费为550元。房产证的“产权人”上会写公司名称。
以公司名义买房,与个人购房相比,多出的费用主要集中在注册公司的费用上,而买房环节的税费则相差不大。但公司买房是不能办理房贷的,要么一次性付款,要么申请其他形式的贷款。
第2步:转让环节 税费高达数十万
尽管注册一家公司买房的税费不高,但是有这种想法的人多为投资客,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转让物业获利。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公司转让所属房产会面临高额税费的问题。广州市房地产交易登记中心地税专窗人士表示,他们负责解释单位转让房地产应征土地增值税、营业税及附加税等问题。
转手:
税费多到无得赚
据介绍,土地增值税计算的依据是增值额。例如某公司当初买房,买房时金额为100万元,买房时缴纳的相关税费为3万元。现在该房产价值180万元,如果出售则相应的土地增值税为26.85万元。
至于营业税及附加,若不能提供上手买房发票的,共计需要缴纳相当于转让收入5.63%的税金;可以提供上手买房发票的,合计营业税为4.5万元。此外,作为公司出售房产收入并入应纳税所得额,缴纳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需缴20万元。
如此看来,转让这套房产公司账面上有80万元的收益,看似很多,但是其税费却高达50多万元,最终的收益变得十分可怜。
提醒:
公司物业好难脱手
地产界人士表示,如果是这样的收益,考虑到过程的繁复和高额税费情况下,注册一家公司去投资房产费时费力收益低,还不如将资金投入到其他行业。
地产专业人士认为,公司买房产生的税费不高,但转让却容易造成高额税费,虽然可以走“实收”的路子,但买房这方愿不愿意承担高额税费,又另当别论了。提醒买房者,想接手公司出让的房屋,最好采用“各付各税”的方式,若非特别笋,对公司物业还是“敬而远之”为妙。
文章收集整理:江都房产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