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南财经大学和人民银行共同发布《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中国自有住房拥有率高达89.68%,远超世界60%左右的水平,而城市第一套房平均收益率在300%以上。
在中国的人均收入还处于世界中下游水平的情况下,自有住房拥有率却超出世界近30个百分点,这既是一个奇迹,也是一道难题。也许,正是因为自有住房率水平过高,才导致中国住房需求矛盾始终难以得到有效缓解。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也在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争取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不仅大大增加了住房供应的压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自身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
由于受到住房的羁绊和限制,劳动力转移也受到了很大限制。很多志在四方的年轻人,因为住房的固定,被迫放弃了到更适合自己特点、更有利于发挥自己特长的地方去工作和创业。
不仅如此,住房还让许多年轻人的感情变得越来越脆弱、越来越缺乏牢固的基础。一方面,是因为为了住房降低了对“人”和“感情”的要求,将人与住房、感情住房变成了“统一体”;另一方面,因为住房,使原本感情很好的婚姻,出现了不应该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裂痕和冲突,甚至因为住房而使婚姻破裂。
这一切,显然都源于中国人对自有住房的过度追求和攀比。转变住房观念,应当也必须成为中国人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的一个突破口和落脚点。
除了主观原因之外,住房问题上的客观原因也很重要,那就是政府在公租房建设和供应方面的缺陷。因为,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个城市在公租房建设和供应上能够做到有效满足、足量供应。甚至连生活在城市的常住人口,也很难得到一套可以替代自有住房的公租房。原因在于,公租房需要政府投入相当数量的资金,需要增加很多的管理成本。而公租房一般都是带有一定公益性的“亏本买卖”,在政府“企业元素”、“企业理念”越来越强的情况下,有多少地方的政府愿意做这样的“亏本买卖”呢?政府不愿做“亏本买卖”,公租房自然就不大可能成为政府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了。
当然,中国人愿意投资住房、愿意放弃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而追求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与中国可以投资的产品、特别是金融产品过少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发达国家,将手中的资金投资到其他产品获得的收益,不仅完全能够支付公租房的租金,而且还有富余,还可以用来进一步改善生活、购物以及增加旅游开支等。
从这个意义上讲,满足居民租房需求、增加居民投资的渠道,也是促进居民住房观念转变的重要方面。
中国在住房问题上的困局,显然不是房价高低那么简单。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人的住房问题,除了控制房价、打击炒房、遏制商品房暴利等之外,还必须转变住房观念。其中,居民不要再把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作为最高目标,而应当向外国人学学,把家“安”在工作上,提高流动性。政府则加大公租房建设力度,每个城市都能为中低收入阶层、外来人口提供足量的公租房。一旦到了这一天,中国的住房问题也就真正解决了,也就不会把房价看得那么重了。
新闻收集整理:江都房产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