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模糊 只提“高档”二字
记者翻看了夏女士的购房合同。附件六《装饰和设备标准的约定》中,开发商几乎未对所用品牌、规格、价格做出具体说明,只是模糊地以“高档石材”、“高档实木复合地板”、“高档玻璃门”、“高档壁纸”等词汇代替。
偶有约定品牌的,后面也必定注明——“或同档次产品”,如:卫浴五金标准为“汉斯格雅、高仪或同档次五金龙头”,墙面标准为“高级壁纸或同档次乳胶漆”。
“合同中约定的墙纸,就被一个 或 字替换掉了。”夏女士说,墙面涂的是乳胶漆市场价100多元一桶,这比动辄几百元每平方米的墙纸来说,省了不少钱。
记者注意到,该合同约定装修按照建筑面积计算。“如果说装修费是被 揉 进房价里的,那业主把公共部分的装修也承担了。”夏女士说。
业内揭秘
实际成本仅为报价二到四折以次充好三种手段轮番用
“成本控制之外,猫腻更多。”张华告诉记者,最普遍出现的问题,是高档材料、用具不高档,或质量很差。
他说,以次充好是开发商的主要猫腻,而手段有三种。
第一种手段是,即便是名牌材料或用具,也有大量型号,而不同型号之间价格相差幅度很大。“同一品牌,我在样板间里用最高端的,但实际装修时我用最低端的,这样钱不就省出来了吗?”他说。
张华还透露,为了让成本达到最低,有的开发商还和厂家谈好,让厂家生产不在市场上零售、只定制给开发商装修使用的所谓的“工程型号”。
“卫浴五金、整体橱柜、地砖、地板等,都有大量的“工程型号”。经常会有一些业主疑惑,为什么我家的精装房用的东西,虽然是名牌的,但市面上看不到这个型号啊,原因就在于此。”他说。
张华进一步解释说,这也是开发商在合同中,大都只约定装修材料、用具的品牌,而不约定具体型号的真正动机——购房者的专业知识和验收经验本来就不足,因此很难在验收时发现问题。
“第三种就是在合同中约定 或同档次 。 或同档次 的解释可以有很多种,换个你压根没听说过的品牌,你哪儿知道到底是高端还是低端?开发商模糊化操作合同,无论是对选材的成本把控还是避免维权纠纷都有利。”他说。
张华用乳胶漆举例说,业内很少有使用真正名牌乳胶漆进行小区精装修的。“只要没有刺激性气味,刷出来都是白的,业主很难能分辨出真假。就这一项,开发商就能省出不少钱。”他说。
此外,精装修费用只按面积计算,不列明地板、门窗、厨具洁具各单项费用,也可以使开发商规避责任。
“一旦出现纠纷,开发商会说,装修费已经均摊到面积里了,这块儿我虽然用了便宜货,但我另外的地方还用了更高档的东西了呢,总的装修费用我达到了约定标准!作为业主你很难争辩。”张华说。
新闻收集整理:江都房产网 |